本教程講述如何使用 RDS 編程模型對數(shù)據(jù)源進行查詢和更新。首先說明的是完成此項任務的必要步驟,然后使用以 ADO for Windows Foundation Classes (ADO/WFC) 為特征的 Microsoft? Visual Basic? Scripting Edition 以及 Microsoft? Visual J++? 重復教程。
本教程使用了不同的語言代碼,這基于以下兩個原因:
? | 假設 RDS 文檔的讀者使用 Visual Basic 編碼。這樣使得文檔對 Visual Basic 編程人員十分方便,但對于使用其他語言的編程人員則沒有多少用處。 |
? | 如果您對特定的 RDS 功能不十分熟悉,但對于其他語言有所了解,那么可以通過在其他語言中尋求相同的功能來達到目的。 |
關于教程的說明方法
本教程基于 RDS 編程模型,對該模型的每一個步驟都進行了分別的討論,并在每個步驟的講述中使用了 Visual Basic 代碼段。
使用其他語言重復代碼范例的討論較少。給定編程語言教程中的每個步驟,均以編程模型和描述性教程中的相應步驟加以注明。請使用步驟標號來參考在描述性教程中的有關討論。
RDS 編程模型說明如下,在使用教程時可將其作為參考路線圖。
RDS 對象編程模型
? | 指定在服務器上調用的程序,并得到從客戶端引用該程序的途徑(代理)。 |
? | 調用服務器程序,將參數(shù)傳遞給標識數(shù)據(jù)源和所發(fā)命令的服務器程序。 |
? | 一般是通過使用 ADO,服務器程序從數(shù)據(jù)源獲得 coRecordset 對象。可選擇在服務器上處理 Rerdset 對象。 |
? | 服務器程序將最終的 Recordset 對象返回客戶端應用程序。 |
? | 在客戶端,可選擇將 Recordset 對象置為易于可視控件使用的形式。 |
? | 將 Recordset 對象的更改返回服務器并用于更新數(shù)據(jù)源。 |
下一頁 步驟 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