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看看大體界面:
這大體花了我一個月時間?赡苡腥藭@訝地叫起來了:“不會吧?這么爛的系統(tǒng)居然花了一個月時間,你什么水平?”其實,從開發(fā)到雛形其實只用了十來天。那么剩下的時間都在干嗎呢?這也將是我下面要講的問題了。
一般來說,軟件開發(fā)無非就幾個步驟:
分析用戶需求【前期工作】→分析設計模塊【前期工作】→確定表字段關系(含查詢等)【設計階段】→設計界面(含調(diào)試等)【設計階段】→交付用戶【后期工作】→后期維護【后期工作】
上面寫得很清楚,這里就不再贅述了。在開發(fā)軟件之初,一定要謹記這一點:前期工作相當重要,這是我的教訓。現(xiàn)在可以回答開始的那個問題了:剩下近二十天的時間用于調(diào)試和維護!蛢H僅因為開發(fā)者和用戶之間的溝通問題,以至于不少東西被推翻重新來過。例如,做得差不多的時候,便把雛形給她看,不料對方說,還得增加某幾個字段!萃校詾槭切『⒆油孢^家家。吭O計基礎表時咋就不說,早干嗎去了呢?
好了廢話少說,言歸正傳。以這個培訓系統(tǒng)為例,需求很簡單:培訓錄入查詢系統(tǒng)嘛。^_^,但是接下來就得分析流程了:
更新人員信息→準備培訓課程→錄入培訓簽到表→打印簽到表→開展培訓課程→更新缺勤人員。一個完整的培訓流程便出來了。剛開始時,可能很多人對流程不一定很熟悉,所以也可以反推回去。例如:
如何得知實際參與人員?→查看簽到表上的簽名。
簽到表該如何確定?→先準備培訓課程和預定參與人員。
課程如何確定?→根據(jù)每年的培訓計劃。
人員如何確定?→由人事部提供相關信息。
因此,模塊可以至少確定為人員信息和培訓課程兩大模塊了,考慮到數(shù)據(jù)更新方面,所以還得給用戶一些參數(shù)維護等方面的權限,因此最終確定為三個模塊(待續(xù))。